回望2016 |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2016年,我校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发展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专业评估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学校“十三五规划”开局,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6年,学校完成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版方案优化了理论课程结构,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层次分明的“442”理论课程体系;完善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包含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推进公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推进实施本-硕-博、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调整在校博士生源结构。2016年度共选拔产生本-硕-博和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博士研究生148名,占我校博士生招生规模的近40%。

大力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62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资助研究生进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62名研究生获得资助;校际合作项目选拔11名研究生赴国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规划与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建立了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系列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纳入本科培养方案。

2016年,立项建设新生研讨课55门,专业导论课38门。在每个专业设立学科前沿课,立项建设68门学科前沿课。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共立项253项,参与学生人数近900人。6400余人次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余项。615名学生获得创新实验项目学分,542人次获得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创新学分,基本达到创新学分全覆盖,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实践潜能。

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和北京市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中,我校1个项目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年会,14个项目和1篇论文入选北京市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加强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符合“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学生科研成果再创佳绩。215名研究生获校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其中,获得特等奖研究生25人,获得一等奖研究生48人。

研究生发表SCI论文和国际SCI检索论文数量均超过学校论文总数的一半。截至2016年12月1日,在校生发表SCI检索论文461篇,比2015年同期增长52篇,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得到快速提升。

2016年,博士研究生李涤、阳琼艳获得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李紫晶获得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自2010年设立该奖项以来,我校研究生连续7年保持了每年两人获奖的佳绩。

关键词:强化教师教学能力

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016年,苏新教授荣获北京市师德榜样称号,于炳松教授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

,,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褚宝增和程捷2名教师荣获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称号。

启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2016年资助4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相关课程。

举办新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交流教学经验提供平台。

关键词:开展本科专业评估与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评估

总结本科专业办学的经验和不足,为专业建设及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对全校29个本科专业开展了专业评估工作。本次专业评估工作,,对于完善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学校全面推进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按照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型,系统研讨和制定了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全面部署和开展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自评工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