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设置不够合理,专家反思后转变思路,车主:这才合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8-05 13:23:29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以自行车为主,而如今,交通工具进入了“能源动力驱动”的时代,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被替代,自行车也升级为了电动自行车,成为现在主流的交通工具之一。

电动车和自行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两轮交通工具,也都是比较容易操作上手的交通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电动车的路权基本上传承了自行车,但随着电动车的数量增加,它有别于自行车的地方,还是显露了出来。

虽然电动自行车的时速并不算快,动力也不算强,但它却做不到像自行车低事故率,根据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数据,电动车造成的事故率达到了28.8%,仅次于汽车,这样的事故高发,让它必须要做出改变。

让电动车发生改变,莫过于是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它是对电动车的车辆参数、身份、上路都有了十分详细的设置,但有的设定,却在实施之后,一直被众车主吐槽不够合理,其中,认为不够合理的包括了3点。

第1点是,时速过慢不够合理,电动车实施新国标之后,车辆出厂必须要限速在25公里/小时以内,改变了市场上一直存在时速不一的乱象,让道路上的电动车全部慢下来,但不少车主吐槽,设定25公里/小时不够合理,应该调整到35公里/小时。

第2点是,脚蹬的存在不够合理,这是新国标规定中,车主吐槽占比非常高的一个设置,认为这样的设定,完全是没有经过实践的结果,不少车主都十分不理解,它为什么要存在。

第3点是,限制载人被认为不够合理,有后座就应该能载人,这是很多人对于电动车后座的理解,但新国标实施之后,有后座不能随便载人,只允许载12周岁以下,超过这个年龄段,就属于违规载人,这一点也让不少车主吐槽设定不合理。

那么,电动车设定的初衷是为了广大车主,能够用上更好的电动车,为什么它的规则设定,存在很多车主认为不合理之处?有很多气愤的网友认为,这是专家一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对于这样的观点,小行家是不认同的。

我认为,专家地设定时速、脚蹬、限制载人,它的初衷并没有偏离为车主服务,只不过,它站在的角度,是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确保驾驶人的行驶安全,这样的初衷,我们不能一概否认。

那么,以安全作为唯一的制度标准的准则,就会出现安全和实用性的冲突,有的标准只注重了安全,忽略了车辆的实用性,才导致了车主的不满,而这样的做法,没有是不是正确,只是“利大于弊或利弊大于利”的关系。

当然,在广大车主心中,那些不合理的规定,自然是“弊大于利”,才导致了,电动车新国标都已经实施2年多,还有车主开始吐槽,不过,这样的吐槽,也让专家在制定管理的思路上,有了改变。

从去年开始,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现在出台的规定,多是以约束驾驶人的行为为主,对于一些闯红灯、逆行等高风险的驾驶行为,进行严格查处。而保障车主的安全,也从以前的限速、降动力,现在做了预防措施,要求驾驶人佩戴头盔,以这样的方式,来保障电动车上路的安全。

而这样的转变,从原来的“治车”转换为“治人”,也让不少车主直呼:这样做才对,早应该这样地认可话语。

那么,为什么大家能够接受严格“治人”的管理,却吐槽严格“管车”的呢?小行家觉得,这主要是,电动车事故的“祸根”,其实是来源于驾驶人的行为,而这些驾驶人是极为少数,大部分的驾驶人,都是遵纪守法,而如果为了降低这些人带来的事故,严格管理所有电动车,难免会产生“误伤”,但精准打击那少部分驾驶人,对于其他车主来说,会更加公平,因此,大家普遍都支持这样的治理思路。

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治人”已经是一种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严格治理电动车驾驶人的行为,以治人+佩戴头盔的管理方式,也会让电动车的乱象减少,造成的事故、伤亡减少,长期以往,电动车就会脱掉戴了许久的“马路杀手”的帽子,成为真正的安全的交通工具。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